談到智能照明,除了可以實現場景聯動、亮度調節、色溫調節外,照明工程的設計也占了一半的用戶體驗感。當下流行的無主燈設計,跟智能照明可以說是相得益彰。
無主燈設計,就是指只見其光而不見其燈。光從隱藏的燈具里發出,隱藏的越巧妙,效果越佳。相比傳統照明,無主燈設計更簡潔、打理更輕松、光線更均勻舒適、照明區域更靈活等優點深受年輕人的追捧。
曾經“一屋一盞吸頂燈”也可以滿足我們大部分的需求,然而,此一時非彼一時。燈光應當合理的運用在家中的各個地方,以滿足我們其他的需求。通過各種點面結合的搭配過后,既能坐擁層次鮮明的光影趣味,順便提升家具質感;又能方便日常生活,提高幸福指數。實際上,無主燈不僅是設計潮流的轉變,也是在智能照明的推動下誕生的燈光實用主義。
以客廳為例,傳統照明設計方案中客廳必定包含一個中央吊燈,這一方面約束了吊頂的設計規則,也讓其他輔助光源(射燈、筒燈等)顯得多余,裝飾性大于實用性。而“無主燈”的出現,讓射燈、筒燈、吊燈、落地燈、壁燈、燈帶……搭配得熱熱鬧鬧,從裝飾性上來看,無主燈設計更為美觀,筒燈或者射燈有序分散分布在天花板上,同時還會搭配壁燈、落地燈、臺燈等,從上到下,不同的燈具相互組合搭配,來自各個方向的光源更有層次感,本身的裝飾效果也非常好,時尚高級,更有設計感。這些光源互相配合、各司其職,構成一個整體的照明體系。在家庭光源多元化的趨勢下,無主燈方案顯得更加有必要。而此時,智能照明的匹配,讓無主燈是更是如虎添翼。
從舒適度方面來看,無主燈設計光源更柔和。傳統的客廳照明方案都是大功率的燈,光源照度高,光線刺眼單一,造型復雜的吊燈在視覺上很容易把低層次抬高,讓人感覺不舒服。與無主燈設計的空間相比,光源從不同角度交互,嵌入式設計不會拉起層高。同時,低功率燈點亮的光源更加柔和明亮,更有利于營造溫馨舒適的家居氛圍,提高視覺舒適度。
其實,無主燈的要義在于通過層次感的構建,實現物盡其用、點到為止的境界。LED燈帶一般是見光不見燈,它的作用主要是為環境提供背景光,起到強調與刻畫的作用,比如電視柜底部隱藏的燈帶,不但烘托了氛圍,還將影視墻做了強調;而射燈屬于功能性照明,針對特定區域聚焦點亮;筒燈是泛光光源,通過漫反射為環境提供基礎的背景照明,以增強能見度和明快感。
相對傳統照明,無主燈配合智能照明能構建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,這一點可能是用戶價值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。如在進行無主燈設計時選擇智能燈具,這樣用戶不僅可以根據場景需求隨時調整燈光的亮度與色溫,降低后期改造成本;還可以通過燈具與智能家居場景聯動,實現開門即燈亮、一鍵開啟、關燈等智能場景,享受便捷、舒適的智能家居生活體驗。